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初心·校友风采(1)李建全:停不下来的李建全,与他的公益“马拉松”

发布时间:2025-08-12

【编者按】:2025年6月,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编著的《初心·武汉纺织大学校友风采(一)》正式出版,此书采撷了由各二级学院推荐的29篇校友故事,每一页都浸润着“崇真尚美”的薪火,每一章都跃动着“笃行致远”的脉息。

正如学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为本书作序中所提到的:校友是母校“最亲的亲友团”“最牛的啦啦队”“最得力的宣传员”。愿此书化为奋进的火种,激励莘莘学子以卓越校友为明镜织就人生华章,让纺大校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

也正如在第三届校友经济论坛上校长傅欣强调的那样,要将美好的校友情谊,转化为推动学校进阶跨越的集体动能,真正实现校友与母校之间的同心同频、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真正构建休戚与共的“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

本书收录的校友故事按学院分类排序,将陆续推送。今天推出的是系列第一篇——

《李建全:停不下来的李建全,与他的公益“马拉松”》

校友简介:李建全,进出口专业78级校友。稳健医疗、全棉时代等品牌创始人,现任稳健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津梁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医保商会医用敷料分会会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用敷料分会会长。

2022年5月11日,李建全个人向母校捐赠1000万美元,这是纺大历史上最大一笔捐赠,将用于支持学校基础研究设施建设。

李建全表示,这笔捐赠将用于建设科学会堂。科学会堂职能有三,一是进行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牵引作用;二是作为国际学术培训中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合作人才;三是作为大型学术报告厅,进行学术交流。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表示,捐赠资金将有助于学校进行原创性科研,开展面向行业、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科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校友李建全向武汉纺织大学捐赠仪式现场)

在公益事业上,李建全始终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仅仅是略尽绵力。近10年,他通过助学、扶困、建设家乡等方式回馈母校和故土,累计捐赠金额超7000万人民币,用行动践行着感恩母校、回馈故里的初心。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李建全抽丝剥茧地回溯起自己投身公益事业的心路历程。他提到,自己在公益道路持续前行,归因于母亲从小向他灌输的“利他”价值观。

艰辛童年:母亲播下“利他”种子

上个世纪50年代,李建全出生在湖北黄冈浠水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填饱肚子对很多家庭来说已经不容易,读书更是一种奢望。虽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几乎没读过书,却格外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我们村里,读高中的孩子凤毛麟角,虽然很多家庭也是没钱,但他们相对没有我母亲那么痛苦,因为她看着孩子去上学没钱给。”李建全回忆道,在他印象中,母亲很少和他提及这些艰辛。在那个时代,学生上学需要自带口粮换取饭票,而菜票要额外花钱购买,因为家里掏不出钱,李建全经常只能干吃白米饭充饥。

(1973年,团陂高中毕业生合影留念)

艰难的求学岁月,并未让李建全在逆境中变得消沉,反而让他在日后萌发回馈故乡、支持教育事业的决心,这种源自内心的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原生家庭的影响。谈及父亲,李建全形容他为“斗笠”般的人物。“天塌下来,有他顶着,他总是想尽最大的努力把家里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父亲坚韧的性格和乐观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李建全以后的人生。而母亲则是另一面的极致温柔,邻居来借东西,尽管家徒四壁但她从不说没有,面对路过的乞讨者,她不吝施舍,自己吃不饱也会慷慨相助,她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悲悯心,关心着那些比她更穷的人。这让当时的李建全不解:“我们自己饭都吃不饱,你还去帮助别人。”但在后续的人生里,他逐渐明白,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做的事情多么微小,也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获得尊重。期间,一颗利他之心的种子正在他年少时悄然种下。

教师生涯:以“利他”之心,成就自我价值

1976年,各地在农村民办小学开设中学班,需要在当地小学教师中进行选拔,在选拔会上,李建全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果断举起了手,自告奋勇接下重担,打破了整个教室的沉默。

(2023年6月,李建全回到母校纺大参加毕业典礼并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言)

徐卫林向李建全赠送月面国旗

凭借不怕吃苦的蛮劲,他向周围的老师借来教科书,熬夜自学,硬是啃下了中学班的数学、化学和物理知识,横跨三科教学。回忆起那段任教岁月,李建全感慨:“我这一辈子都是睡觉少,老得快,与那个时候是有关系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给无数农村娃跳出农门带来一线曙光。彼时,李建全的学生也即将面临中考,这意味着,他必须在自己的未来和学生的未来之中做出抉择。李建全深知这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不易,在同理心驱使下,他无法舍弃对学生的责任,决定不继续报考大专,而是选择更有把握的中专。“不管我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前途多么重要,都比不上这么多孩子的未来。”他说道。依旧是数理化三科一肩挑,白天立于三尺讲台,晚上案前熬夜备课,批改作业,忙完教学工作,还要备战高考到深夜。村里家家户户进入梦乡之时,李建全家的屋子总是亮着一盏久久不熄灭的灯,不仅照亮了孩子的前程,也照亮了他人生的方向。在他的带领下,当时班级31人有28人成功考取高中,升学率排团陂片区第二名,仅次于团陂区中学;李建全自己也顺利考取了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今武汉纺织大学)。尽管心存遗憾,但能够亲手指引这几十个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世界,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李建全感到莫大的欣慰。在这样的价值思辨与取舍之下,他对于利他精神的认识变得更加明晰,并将这种思考深入融入他后期的职业生涯以及创业之路中。

人生哲学:与时间赛跑,等长人生中创造非凡价值

2023年6月14日,李建全再次回到母校纺大参加毕业典礼,并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言。他向在座的毕业生讲述了自己毕业40多年的奋斗历程,结合个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经历,深情寄语毕业生要厚植家国情怀,瞄准“卡脖子”难题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脚踏实地、只争朝夕,在新时代创造辉煌的人生。

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他表示最初的想法是通过自律的运动,让自己有强健体魄和清醒大脑,但在深入接触后,他逐渐发掘了马拉松这项运动在“跑”之外的更多内涵。“我始终觉得人生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要在等长的人生时间里,跑出不一样的距离,我们就要做出不同的贡献,把距离拉长,变成我们的生命。”谈及对马拉松的认知,他如此说道。

(2010年,李建全参加日本芦屋马拉松)

回望过往,正是这份朴素的人生哲学,指引他度过人生种种磨难与挑战。从艰苦求学到自学任教,再到南下创业。如今,他不仅在生活中践行马拉松精神,还将其融入商业实践和社会公益,在助人与利他之中,不断充盈生命的意义、拓展生命的宽度与长度。

(李建全在“建全助学金”颁发仪式现场为师生作辅导报告)

他认为,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为其和社会创造价值,这使得“质量优先于利润,品牌优先于速度,社会价值优先于企业价值”的理念深深地印在稳健医疗的经营哲学中。三十多年来,他所创立的稳健医疗与全棉时代始终致力于棉花基础材料的研发创新。他表示:“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更离不开基础材料的强大。”基于这样的理念,他深耕基础材料研发,为用户创造更具价值的产品,带来美好生活体验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为蓝天绿水贡献力量。而公司取名“稳健”,则像一句对自我的鞭策与警醒,提醒他时刻要“稳稳当当做事,健健康康做人”,在公司发展中,他曾面临数次重大的商业利益取舍,但他始终保持清醒。“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不该赚的钱不赚更好。”他坚信,企业的美誉度是建立在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如果为了短期利益伤害美誉度,花再多钱弥补也无济于事。“欲速则不达”,这条马拉松的铁律,也同样适用于公益与慈善,如果为了美化企业形象而做,贪图一时的鲜花与掌声,注定无法长久。

受到内心深处利他精神的驱使,在事业成功后,这位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企业家不忘来时路,近年来热心公益,捐资助学,用默默耕耘的方式,持续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播种希望。“尽量给孩子们做一点贡献,虽然是微薄之力,也会让自己心里得到一种安慰。”李建全笑着说道。2014年,李建全出资50万元,在母校武汉纺织大学设立“建全助学金”;2016年,他再次捐资100万元,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2022年,他向武汉纺织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学校建设“科学会堂”(学校命名为建全大楼);2024年9月,在“建全图书馆”启用仪式上,李建全再次宣布捐赠浠水县团陂高中120万元……

(2025年3月22日,建全科学中心、建全会堂正式启用)

不同于其他追求爆发力的运动,马拉松要求跑者锚定终点,有策略地分配体力。唯有深谙稳健、克制、长期主义与坚持等要义,方能跑得持久、跑得长远。

在采访的尾声,李建全坦言,无论是事业的长跑还是公益的长跑,他都希望能跑就跑、能跑快就跑快,在“等长”的时间里跑出不“等距”的人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